07经济金融发展预测:全年经济增长速度约10%
2007年01月30日 14:02 中国证券报
固定资产投资将稳中趋降
2007年,在抑制投资过热的宏观调控政策继续作用下,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将平稳回落,尽管2006年下半年新开工项目数量明显减少,导致前11个月新开工项目数同比减少3099个,但由于自2004年以来在建项目数量增大,新开工项目数量增幅变化对投资增速影响已有所减弱,所以2007年投资回落幅度不会太大,甚至在调控政策被放松执行情况下,还有可能大幅度增长。一是目前企业经营效益普遍较好,2006年工业企业利润增长幅度达31%,占投资资金来源56%以上的企业自有资金增长较快,在当前市场投资回报率较高情况下,企业投资意愿很强。二是2007年对外贸易顺差仍将继续扩大,基础货币投放量仍会继续增加,在流动性过剩日益加剧情况下,银行信贷投放的冲动仍然很大。三是导致2006年初投资过热的体制机制未根本改变,部分地方政府仍将GDP作为主要政绩考核指标,以投资带动经济增长的冲动仍很强烈。四是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合理调整产业结构,国家将会继续坚持“有保有压”的投资方针,仍会不断增加对鼓励发展产业的投资。综合来看,如果宏观调控政策得到较好贯彻,2007年投资增速将小幅回落,预计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2%上下,比去年下降2个百分点左右。
居民消费保持温和通胀水平
扩大国内消费需求,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保持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基础,也是当前推动经济增长的着力点。2007年是贯彻落实构建和谐社会政策的重要一年,“补低、扩中、调高”的收入分配改革措施将会陆续出台,增加居民收入、提高社会保障等有利于消费增长的因素将不断增加。随着国民经济高速增长和资本市场活跃,居民工资和投资收入也会不断增加,消费信心不断增强。预计2007年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将增长14.5%,比去年提高0.8个百分点。
2007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上升压力较大,但仍会保持在2.5%左右的温和通胀范围内。其主要原因:一是当前全球流动性过剩和粮食普遍歉收,导致国际粮食期货价格不断上涨。中国粮价在经历1年多负增长后,近一时期出现恢复性上涨,2006年12月较上年同期上升9.1%,由此推动食品价格上行,并影响到CPI的上涨。由于市场对粮食供应增加的预期较弱,2007年中国粮价将面临着较大上涨压力,但在国家稳定居民生活政策作用下,粮价持续大幅上升可能性不大。二是水、电、气、煤等资源品价格和服务价格仍呈缓步小幅上涨态势,但考虑到政策稳健性及对人民生活的影响,其调整幅度不会太大。总体上看,虽然存在推动CPI上涨因素,但也存在油价下跌和部分工业品价格下降等因素。
贸易顺差将继续扩大
实现贸易均衡发展,保持经济稳定增长,是国家宏观调控目标之一。为此,国家将不断加大财税和外汇政策作用力度,一方面降低商品出口退税率,对高耗能、高污染和资源性商品采取越来越多的出口政策限制;另一方面降低部分商品进口关税,鼓励商品进口。2006年商品出口退税率平均下降3个百分点,2007年关税总水平将由9.9%降低至9.8%。同时,国家将逐步放宽外汇市场汇率波动范围,使人民币在市场作用下逐渐升值,并积极鼓励企业到境外投资,将一部分出口业务转移到境外实现。这些政策措施对2007年进出口贸易的影响将逐步显现出来。但由于世界经济继续保持较快增长,世界贸易形势依然向好,加之我国劳动力成本优势仍然明显,企业技术进步促使国际竞争力进一步增强,国内经济降温和产能普遍过剩,以及以加工贸易为主的外贸结构等多种因素,决定了我国在世界贸易增长格局中仍占有利地位,因此,在短期内大幅度降低对外贸易顺差难度很大。我们认为,2007年对外贸易出口增幅将下降至23%,同比减少约4个百分点,进口增幅将上升至25%,同比增加5百分点,但由于出口贸易额远大于进口贸易额,顺差仍会继续扩大,全年顺差总额可能会达2000亿美元以上。
房地产业将面临较严峻考验
2007年,受世界经济增长趋缓和中国投资增速下降影响,中国制造产业景气度将会有所下滑。在国内消费需求持续增长带动下,服务产业将会继续保持良好发展态势,但房地产业在抑制过热调控政策作用下,将面临较严峻的考验。
产能过剩行业经过2006年宏观调控,部分行业投资增长已得到有效控制,其中钢铁业投资同比仅增长0.1%。2007年,钢铁行业将重点淘汰200立方米及以下高炉、20吨及以下转炉和电炉,淘汰落后炼钢产能5500万吨。电力行业在电煤价格上涨幅度较大的影响下,部分火电企业经营效益将会减少,部分地区可能会出现开工不足的供应相对过剩问题。但2006年前11个月,电力、热力生产与供应业投资同比仅增长13.5%,行业产能过剩矛盾并不严重,总体上可能维持产销平衡。2007年,在劳动力成本上升压力增大情况下,纺织业由东部向中、西部地区迁移的趋势仍将延续。在人民币持续升值、出口退税率下降、贸易摩擦加剧情况下,主要是面向国际市场的纺织业将面临较大的经营压力。
近年来,国家针对房地产业存在的投资过热、市场秩序混乱、价格上涨过快等问题,采取了一系列的宏观调控措施,但由于部分地方政府与开发商存在着不谋而合的利益,因此在贯彻有关政策措施时不很到位,致使房地产业存在的问题没有根本解决。2007年中央政府将进一步加大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力度,以提高土地使用税费的调控措施已正式启动,房地产企业经营成本将受到很大影响,部分资金紧张企业将陷入难以持续经营的困境。
2007年,在经济增长趋缓和产业景气度下滑影响下,企业产品销售率和经营效益将会有所下降。主要原因:一是投资需求减少,必将引发投资品生产企业效益下降;二是在人民币持续升值情况下,企业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价格优势有所减弱,外贸出口企业经营成本将有所增加;三是在国家强化GDP能耗指标控制情况下,企业在节能降耗、减排环保方面支出将会加大;四是随着产业投资不断增加,部分行业将进入产能过剩与过度竞争阶段,企业产品积压将会增加,盈利空间将会缩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