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上海证券报 时间:2012-10-29 10:13:43
近20年的投资生涯并没有改变任少华骨子里的开放性情,“不限于提纲,什么问题都可以谈”。哲学专业的背景给他最大的启发是灵活、多角度看问题,不钻牛角尖,做人如此,投资如此,管理公司亦如此。履新两个月,任少华形容自己的状态只有一个字:忙。他希望尽快适应东吴基金公司总经理的角色,也希望在他管理下的东吴基金发展之路变得更加多元和有活力。
更注重多元与开放
“东吴基金在成长股机会的发掘方面具有优势,在保持既有优势的前提下,我希望将东吴基金的投资策略变得更加多元化,以保证在不同市况下都能满足不同风险偏好投资者的需求。”
任少华在投研领域浸淫将近20年,尽管履新不久,面对“东吴基金投研下一步如何走”的命题,他已有自己的规划。
“经过几年的发展,东吴基金在投研方面初具特色,尤其是在成长股、新兴产业等领域的投资把握上有一定优势,对公司品牌的树立起到了较为积极的作用。”任少华表示:“但是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风险很大,如果固守单一特色,无法灵活适应市场变化,业绩容易出现大幅波动,投研就会走向死胡同。”
“和实生物,同则不继”。在任少华看来,在保持原有优势和特色的基础上,未来东吴投研会往更加多元和开放的方向发展。
首先,在投研团队上,任少华希望东吴基金的投研人员都能基于自身特长形成不同的风格,而非仅偏重成长,“市场风格本身具有多变性,打造多策略的投研平台,利于应对行情变化,有助于吸引不同偏好的投资者,实现整体业绩的稳健提升”。
其次,在产品结构方面,东吴基金今后将更加注重固定收益类产品的开发。在任少华看来,目前市况下,权益类投资面临严峻挑战,如果行情延续震荡调整,过于偏重权益类产品就会在既有规模的保有和新增规模的扩容方面陷入困境;此外,市场存在不同风险偏好的投资者,有效挖掘低风险投资需求,从长期看有利于基金规模的有机增长;而从海外成熟市场情况看,80%以上的产品创新发生在固定收益领域,这块蓝海将成为今后包括基金公司在内资管机构重点竞争的领域。
“我们希望通过几年的努力,使得东吴基金旗下产品结构更为均衡,权益类和固定收益类产品比重‘平分天下’。”任少华表示。
最后,在投研理念方面,任少华希望给东吴基金灌输“绝对收益”的意识。“沿用多年的相对收益理念使得基金经理在投资方面进取不够,这也成为投资者抱怨未从基金得到真金白银回报的口实。”任少华告诉记者,今后东吴基金将从产品设计和考核机制等方面着力推进,落实绝对收益理念,努力为投资者谋求更多回报。
兼容并包 “公”“私”偕行
“东吴基金将会加大在专户领域的投入,打造服务实体经济的投融资平台,希望三年后专户业务规模能赶超公募。”
随着证监会有关基金公司成立专户子公司的政策放开,各家基金公司都在摩拳擦掌备战专户,东吴基金也不例外。
相关人士介绍,年初首批获批基金专户业务资格的东吴基金已联合民生银行私人银行部成功推出第一单专户业务,并于8月份募集成立。据悉,东吴基金-民生私银鼎利1号为债券型投资产品,专注于固定收益类资产投资。
“专户业务第一单的顺利推出对公司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一方面表明公司能够为客户量身订制好的投资管理计划,提供最具针对性的投资服务,另一方面也标志着公司在多元化业务拓展方面有了重大进展。”任少华表示:“随着政策的放开,基金公司在专户领域的活动空间大为拓展,东吴基金正积极筹备专户子公司业务,打造投资‘准信托’平台。”
在任少华看来,公募业务受制于市况和政策,再次实现爆发式增长需要时间和机遇;而在专户领域,各家公司基本站在同一起跑线,对于东吴基金来说是实现“弯道超越”的重要机会。
值得一提的是,东吴基金第一大股东东吴证券(7.99,-0.07,-0.87%)是总部在苏州的唯一一家综合性证券公司,多年来深耕细作,实现了自身在苏州“根据地”经纪业务、投行业务等的绝对领先地位。
特定资产管理业务某种程度上类似于“准信托”,较为贴近郭树清主席有关“资本市场如何为实体经济服务”的命题,对于背靠经济发达、实体经济集聚的苏州根据地的东吴基金来说,在专户领域的业务拓展无疑具有先天优势。
“管理层近期的一连串举措给基金业提供了一个重要的思路,要把自己的命运与服务实体经济的‘大局’联系起来,不要仅仅局限在‘投资游戏’中,否则就会面临被市场淘汰的危险。”
任少华告诉记者,作为资产管理机构,基金不能再单纯扮演投资平台的角色,还要打通融资端,在项目和投资客户中牵线搭桥,构建高效的投融资平台,服务实体经济。而目前来看东吴会将这个任务落实到“待产”的专户子公司身上。
近几年信托行业发展迅速,其所积累的风险也日益引发市场关注。任少华认为,要有效化解相关领域的风险,就应该增加参与机构的数量,有效分散“集中风险”。
9月26日,证监会正式发布修订后的《基金管理公司特定客户资产管理业务试点办法》并将于11月1日正式施行。任少华透露,近期与监管层有过沟通,相应细则预计会很快落地。他表示,东吴基金会积极跟进,争取第一时间拿到资格,而在业务范围的规划上,他也透露东吴的专户平台将更多向融资方向倾斜。
创新助力 有机增长
“在业务创新方面,管理层比我们思想更加解放。以前是划个圈,没有规定可以做的都不能做;现在是划个圈,没有规定不能做的都可以做。”
谈及今年以来风风火火的产品业务创新,任少华也感同身受,他表示,在监管层放松管制加强管理的思路之下,创新已成为行业发展的关键词,也是基金公司弱势突围的重要方向。
“与管理层的接触过程中,我感觉在业务创新方面,管理层比我们思想更加解放。以前是划个圈,没有规定可以做的都不能做;现在是划个圈,没有规定不能做的都可以做。”任少华表示,东吴基金近期的创新重点还是会放在专户业务的拓展上面。
“我希望未来的创新重点一定程度上集中在能够融合多种投资手段和工具的创新领域,相较于公募受政策所限,专户领域在这方面的创新空间较大,这可能跟我本人的背景有关。”
资料显示,1993年至1998年任少华曾在苏州中辰期货经纪有限公司任总经理助理;2002年加入东吴证券,历任副总经济师、资产管理总部总经理、总裁助理、总经济师、副总裁等职。2007年后又先后担任了东吴期货公司董事长,东吴创新资本管理公司董事长、总经理。
“过去的工作经历使得我对绝对收益理念感受较深。”任少华告诉记者:“今后我们创新的目标是构建绝对收益类的产品,近期我们也在与相关机构接触商谈相关事宜。”
在其看来,当下行业规模滞涨很大程度上源于没有提供足够丰富的具有绝对收益概念的投资工具,市况所限很多公募产品客户黏度不高。东吴基金未来不会单纯追求规模爆发式增长,“我们希望增长是有机的,是基于扎实的业绩,而这需要依托创新。”
“对于传统销售渠道我们很重视,我上任第一件事就是去拜访渠道;但是我们不看重注水的规模,今后会在产品创新带动规模方面下力气。”任少华透露,随着特定资产管理业务落地,将来会尝试与机构客户合作为其量身定制专户产品。
另一方面,资产管理行业的核心资产是人,产品业务的创新也离不开人,对于团队的建设是任少华心中东吴基金多元化发展战略的重要一环。
“我个人对明星基金经理没有特殊爱好,正如前面所说,我希望我们的团队是多元化的,每个人在各自领域都能独当一面,有自己的‘粉丝’。”任少华表示,目前公司团队逐渐稳定,人力资源总体充沛,今后会在创新型人才特别是在固定收益领域的人员招募方面花大力气。
在回答记者“希望跟什么样的人合作”的问题时,任少华依旧保持了一贯的风格,笑道:“思维活跃开放、理性、负责任的人,是我所需要的。”
如发现页面出现错误或数据不准确等问题,请与我们联系,同时如您有好的建议也请告诉我们。
邮箱:services@scfund.com.cn
版权所有:东吴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Soochow Asset Management Co., Ltd. All Right Reserved
客服电话:400-821-0588 客服邮箱:services@scfund.com.cn 投诉、反商业贿赂举报电话:021-50509888转投诉专线 邮箱:tousu@scfund.com.cn
公司声明:本网站所有资讯与说明文字仅供参考,如有与本公司相关公告及基金法律文件不符,以相关公告及基金法律文件为准。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本网站已支持IPv6